
1. 新入职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如何确定
一、什么是公积金缴存基数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本人当月工资收入总额中允许计算住房公积金的金额,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标准固定部分、津贴、补贴、奖金、一次性劳动奖励等。
二、新入职职工公积金缴存基数确定依据
新入职职工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
2. 实发工资: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基数,但应排除一次性奖金、福利补贴等非经常性收入。
3. 当地公积金管理规定:有的地区会有明确的规定,如按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
三、特殊情况下的公积金缴存基数
1. 试用期:试用期内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按试用期工资标准确定。
2. 兼职兼薪人员:以兼职兼薪人员在所有工作单位工资收入总额为基数。
3. 与第三人签订劳务合同:以与第三人签订的劳务合同中约定的报酬为基数。
四、 公积金缴存比例
公积金缴存比例一般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当地规定共同缴纳,通常为:
用人单位:5%-12%
职工:5%-12%
2. 新入职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
一、基本公式
公积金缴存基数 = 工资收入总额 × 公积金缴存比例
二、计算步骤
1. 确定工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
2. 确定公积金缴存比例:一般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当地规定共同缴纳。
3. 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三、示例
假设新入职职工月工资收入为6000元,公积金缴存比例为用人单位12%、职工10%。
公积金缴存基数 = 6000元 × (12% + 10%) = 6000元 × 0.22 = 1320元
3. 刚入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如何确定
一、基本依据
刚入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依据主要包括:
劳动合同: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
工资发放标准: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基数,排除一次性奖金、福利补贴等非经常性收入。
当地公积金管理规定:有的地区会有明确的规定,如按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
二、特殊情况
1. 试用期:试用期内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按试用期工资标准确定。
2. 兼职兼薪人员:以兼职兼薪人员在所有工作单位工资收入总额为基数。
3. 与第三人签订劳务合同:以与第三人签订的劳务合同中约定的报酬为基数。
三、具体确定方法
1. 核对劳动合同:查看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
2. 获取工资发放标准:向单位财务部门或人事部门了解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
3. 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当地关于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具体规定。
四、实例
小明新入职一家公司,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为6000元/月。当地公积金缴存比例为用人单位12%、职工10%。
依据以上信息,小明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为:
公积金缴存基数 = 6000元 × (12% + 10%) = 6000元 × 0.22 = 1320元